中国政法大学开放教育管理办公室

《光明日报》整版报道 |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三周年
2020-04-30 21:14:13 来源:作者: 【 】  浏览:次 评论:0

 

编者按

 

20175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三年来,中国政法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不断探索立德树人新高度,继续引领法学教育新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做好全面依法治国的服务者。

 

今天,《光明日报》在《红船初心特刊》中刊发《牢记使命,服务全面依法治国——中国政法大学全力办好法学教育、抓好法治人才培养》《马怀德: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创新发展》,让我们一起关注!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创新发展

马怀德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展开宏大的战略思考,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全局出发,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助益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使命

使命决定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使命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立足点、关键点和着力点,统领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什么怎么建的问题的回答。

 

当前,对于法治的使命的回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根本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达。

 

确保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要夯实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法治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既要加强党的领导,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促进人民幸福安康。稳步提高立法质量、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不断强化司法为民观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执法与司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为人民幸福安康提供了立体化的法治保障。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重点体现在法的创制和实施环节,把法治的上游下游贯通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就是一条滋养、维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浩荡河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深刻的社会变革。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汲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经验、中华优秀传统、国外法治有益经验、革命根据地宝贵遗产,以实现法治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我们党永葆本色,引领国家发展方向,引领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引领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功能,实现法治对社会关系的调节功能,实现法治对发展和繁荣的促进功能,实现法治对稳定和持久的保障功能。功能的实现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开拓和发展。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同时在规范制度上坚持和完善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体系,在建设制度上坚持和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

 

紧紧围绕提高立法质量和立法效率,继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及时反映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期待。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加强宪法实施,坚决纠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加快完善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体制机制。要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要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构建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由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组成的制度体系。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未来根本趋势和基本方针,即:从平面法治到立体法治、从外延法治到内涵法治、从传统法治到智慧法治的提升。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构建良法善治、提高立法质量,就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制定良法的关键在于推进科学立法,完善民主立法,加强依法立法;法治建设要面向未来,智慧法治的建设要求加强党依法执政的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立法以完善信息化和智能化规范框架,推进智慧执法以加强政府管理创新,推进智慧监察以提高大数据反腐效能,推进智慧司法以提高检察和审判水平,推进智慧社会建设以深化社会基层治理。只有同时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体法治的系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法治的精准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智慧法治的全息建设,才能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强国梦。






 

牢记使命,服务全面依法治国

中国政法大学全力办好法学教育、

抓好法治人才培养

光明日报记者 陈慧娟 李丹阳 通讯员 刘杰

 

2019124日,中国政法大学举行

国家宪法日升国旗仪式暨宪法晨读活动

 

中国政法大学“1502”新时代青年知行社

第三期明法计划成员在陕西安康

进行法律知识进校园宣讲

 

摘要:20175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三年来,中国政法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不断探索立德树人新高度,继续引领法学教育新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做好全面依法治国的服务者。

 

关键词: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法治理论体系研究 法治人才培养

 

时光推移,又一个春意盎然、催人奋进的五月即将到来。三年前的五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带来了对中国法治建设、法治人才培养和青年人成长成才的殷切希望与深厚关怀,也对中国政法大学留下了郑重的嘱托。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三年来,中国政法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奋发有为,努力践行初心使命,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努力谱写法治理论体系研究、培养德法兼修的新时代法治人才及着力引领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改革的崭新篇章。

奋力书写法治理论

体系研究的答卷

当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全世界都聚焦疫情应对的中国答卷、中国方案时,在中国政法大学,一项历时三年、汇聚全国法学精英的国家重大委托项目——“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正在书写立足于中国国情、中国实践的法治理论建设答卷

 

中国政法大学担纲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的重大课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胡明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后不到一个月,学校专门设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院,集聚了国内理论界、实务界一流专家学者的智慧,统筹推进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表示,学校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该项目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将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要立足中国土地、中国国情、中国法治实践。研究团队深入走访全国各地司法实务部门、研究机构,开展广泛的实证调研;在课题研究的关键阶段,还专门邀请来自全国人大机关、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等专家学者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论证。

 

我虽已是耄耋之年,但却如伏枥的老骥,学术思想仍呈汪洋之势,还想多做一些开风气之先的工作。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的张晋藩先生,由于双眼患黄斑病变,这些年只能依靠放大镜勉强阅读,却依旧保持每天四五个小时的工作时间。

 

三年来,以张晋藩为标杆的研究团队,老中青结合,汇聚了中国法学研究的精英,求精务实,全力推进重大项目研究,为法治建设的中国方案贡献智慧和力量。

培养德法兼修的

新时代法治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学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中国政法大学高度重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和社会公益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法治信仰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让学生不断增强国情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中国政法大学南门,法律援助中心”“法律诊所等学生组织每天都要面向社会接待来访、来电咨询,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学生们在法律服务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坚定法治理想,成为宪法和法律的拥护者、捍卫者和传播者。三年来,中国政法大学始终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同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七个一工程、“CUPL正能量人物访谈和教授午餐会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志向,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参加了民商经济法学院1502班团支部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对团员青年成长成才提出殷切期望。20185月,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勉励1502班团员青年,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

 

1502班同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嘱托,成立了“1502”新时代青年知行社。同为新时代青年,以知行社为代表的法大学子,始终以不忘初心,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为信仰,在校园里励志勤学、在实践中刻苦磨炼,努力成长为自信担当的强国一代。

 

致力于让每一位社员都成长为法大的榜样人物,为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政法大学“1502”新时代青年知行社章程》的字里行间,包含着知行社成员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与坚守:组建服务保障国庆活动宣讲团青春讲师团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通过法大班励志助力计划等项目开展教育扶贫。

 

疫情期间,他们对抗疫英雄的勇敢担当、无私奉献反响热烈,发出《战疫当前,遵法守则》倡议书,呼吁全国大学生朋友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招募专业志愿者编写《防疫普法案例读本》,创设明法计划云课堂、国家安全防疫普法微课堂。2个多月来,他们积极投身抗疫志愿服务、提供公益法律援助、深入基层普法,以实际行动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传承下去。

着力引领中国特色

法学教育改革

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教材体系建设对法治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三年来,中国政法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探索科学的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架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法学教育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

 

法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联合5双一流建设高校发起成立世界一流法学学科建设共同体,引领法学学科发展;发起成立内地与港澳法学教育联盟,人权研究院进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法治与全球治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2018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推动引智和创新有机融合,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法学教材是对学生影响很大的载体。在教材管理方面,中国政法大学编写立足中国法治实践、体现中国风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系列教材,坚持一本教材,两种责任:教材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要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法学教材决不能做西方法治理论的搬运工。要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该校教务处负责人表示。

 

法学教育不能停留在课本上。20183月,中国政法大学便设立司法实务全流程仿真课程,让每位学生都能全程演练、全程参与、全程体验所有司法环节,还与法院检察院等司法实务部门合作,建立起庭审同步直播、录像观摩、案卷副本阅览于一体的实践教学资源库,将中国法治实践的最新经验、生动案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成为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人才培养的一大亮点。

 

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教师教学能力为抓手、以信息化技术辅助为突破,中国政法大学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一场教学革命,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同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构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格局;完善跨学科专业、跨理论实践、跨学院学校、跨国家地区四跨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牵头制定《立格联盟院校法学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统一立格联盟院校法学专业教学规范;作为法学类教指委秘书处单位牵头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走在法学类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

服务全面依法治国历史使命

20181221日,首家全国律师行业党校培训基地在中国政法大学挂牌;20191010日,中国政法大学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签署国家市场监管法治研究基地合作框架协议;2019126日,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签约共建中国政法大学立法研究院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研究基地2019127日,中国政法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揭牌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三年来,中国政法大学充分利用法学优势资源,整合多学科的研究特色,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助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要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促进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有机结合,学校将以法治教育合作基地为纽带,建立起与实务部门长期稳定的法治教育合作关系。胡明表示,中国政法大学作为国家法治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通过设立国家级法治教育基地项目服务中心,依托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培训基地、全国教师法治教育培训基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积极承担起开展高质量法治教育、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的责任。20176月至201912月,共举办各类法治教育培训班772期,总计培训88887人次。

 

学校还通过参与立法、认领智库重点课题、撰写要报、直接参与中央和地方层面的决策咨询等方式建言献策,成立新型研究机构,定期发布《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报告》等智库成果,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基于对历史负责的高度使命感,法大人奋力投入全面依法治国的事业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把服务全面依法治国当成法大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马怀德表示。

 

 

法大微信 【第20200430期】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

封面制作:陈睿

责任编辑:唐文敏

Tags: 责任编辑:kfjy
上一篇:马怀德校长2020年校庆致辞 下一篇:我校召开开放教育2019年度工...